在群里看到辅导员发布的招募校史馆讲解员的信息,我抱着期待的心情报名了。很快老师就把我们召集到一起。简短的开了个会后,就带我们去到了学校的新校史馆,那时的校史馆还没有完全修建好,老师简单的介绍了下校史馆的情况,在那时,为校史馆的骄傲就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因为我知道,慢慢建起的新校史馆,是学校不断向上发展的象征。老师嘱咐我们回去尽快熟悉校史讲解内容,真正参与到工作中来。同时提出更高要求,要更多了解老一辈严谨科学态度和大学精神的内涵,成为传承优良校风学风的传播使者。
刚开始,我对校史展览的内容还不太熟悉,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学姐的陪伴下,我一遍又一遍的在校史馆练习,从合并前的四所市属高校的历史到新江大组建合并二十年的办学成果,每一次讲解都仿佛陪着江大再一次成长。校庆日是我的生日,十九岁的我遇见二十岁的江大,更为我做讲解员添上了更特殊的含义!后来,老师又组织了很多次培训,我们越来越了解学校的历史,校史馆的每一张图片,背后都有一个生动有意义的故事。我想,无论是学校的先贤学者还是新旧校区的变迁以及相关的奇闻异事,都等待着我去发现和探索。初接触校史,我甚是心悦;为来宾讲解校史,我以此职为豪。
在我的一个值班日,我很惊喜地遇到大一的同学来参观校史馆,于是便做起了“小讲解员”,兴冲冲地为同学讲解校史。第一次完整独立讲解校史,将我少量的对校史的所知都呈现给他们。因为都是同学,心理上会亲近很多,所以带他们参观校史馆时,边讲解边讨论边笑,气氛热烈。结束后,同学们对我的讲解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这使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热衷于研究校史馆内大大小小的图片、文字和实物,以帮助我更好地把这些东西介绍给来访者们。后来又一次讲校史,来访的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师,我们讲解的过程中,他们也是饶有兴趣,但大多还是老师们自己在参观,老师们相互讨论,后来讲到八个“一”的展板时,才知道原来这些长辈中已经来了其中的三个“一”,顿感荣幸,能为他们讲解校史,虽是班门弄斧,但在他们的交谈中,我们也再次学习了校史,丰富了我们对那段历史的理解。
从学校创建,艰难起步,到逐渐发展壮大,打响名声,无不包含着老一辈创业者和广大教师、学生、职工的心血汗水,政府和社会的鼎力支持;校址的变迁、新校区的建设又被无数的老师、学生和职工见证;原住民的奉献,老校友的捐建,无不为新的大学添光增彩。教师辛勤育人,学生苦读奋斗,职工恪守职责,才有我们和谐美丽的校园。说不完的建筑,流不尽的河水,讲不完的故事,诉不完的深情??????对我们学生而言,校史是我们最不能忘却的一部分,最需要铭记的一部分。追溯校史,求根求源,鉴往知今,与时俱进。校史中所蕴含的精神,如同肥沃的泥土,会不断滋养着在其上面生长的大学。如今,我们学生尤其需要沉下心来看看我们的校史,看看不知多少人洒下热血与汗水,严谨科学治学精神一代代传承,才铸就的今日的江汉大学。所谓“母校”,就是说学校如同孕育我们的母亲,无论离家多远多久,她都是我们的依靠。了解校史,就是了解我们的“母亲”,在校史馆里,你才能找到对母校的归属感。
我是一名普通的校史馆讲解员,关于校史,需要我探索的还有更多。在我们维护着校史馆的同时,校史馆也在塑造更好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