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启迪智慧,阅读照亮人生。为了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促进学术交流,2020年11月9日晚18:30,在图书馆罗丽萍老师的协助下,江汉大学美术学院“阅读工作坊”第一期读书分享会在校图书馆艺术阅览室如期举行。美术学院教师张艾元担任主持,主讲人是美术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柳国良。学校图书馆副馆长王玉莲,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黄晶晶、郝怡、孙婷瑜、倪磊、徐磐以及美术学院全体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王玉莲副馆长代表校图书馆为第一期“悦读工作坊”读书分享会致开幕词。她谈到:“江汉大学图书馆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建馆思路,力争把图书馆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管理高效的地方性综合大学图书馆,使办馆水平、整体实力居于湖北省属高校前列。希望同学们都能充分利用馆藏资源进行学习,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本期读书分享会的主讲人,美术学院副院长柳国良说:“希望通过‘悦读工作坊’的开办,让江汉大学美术学院学生都能成为一名有深度、有态度、有品位的当代大学生;成为一名掌握文献梳理、观点阐释、观念表达的优秀研究生;成为一名‘艺术’与‘学术’同步推进的美育工作者。这才是江大美院人始终坚守的人才培养终极目标!”
“当你拿到一本书时,你首先应该看什么?”柳院长告诉大家:我们专注的顺序应该是:作者、出版社、前言和后记,最后是目录。那么引申到怎么去看一篇论文呢?顺序应该是:摘要、后记、目录、参考文献。而其中参考文献代表了这篇论文的高度和深度。这就意味着,大家要多读书,多积累,多做读书笔记。在此柳老师还给同学们推荐了中国一流的艺术杂志期刊、书籍、出版社以及艺术公众号。”
本期分享会的主题是“文本与语境”,内容围绕《历史的错位:让·弗朗索瓦·米勒研究》一书的赏析进行。柳院长对本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讲解。首先对于作者盛葳进行了介绍,接着为了让学生们更能理解米勒所处的社会背景和艺术背景,对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时间、特征、代表人物及意义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同时介绍了罗丹的艺术特色,并向同学们推荐了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的《艺术社会学》作为知识补充,进一步谈到了马克思主义对艺术学的影响。
接下来,师生们共同欣赏了米勒的绘画作品图片。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柳院长介绍了本书的写作结构:一、解读米勒;二、米勒神话:建构与结构,三位艺术评论家对米勒的不同看法以及形成的冲突;三、从法国到中国:米勒的传播与变异,在不同语境下,对米勒的解读又存在差异性。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可以肯定地说,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真实的米勒。所谓的“真实性”只能是相对的。
在本次分享会的最后环节,美院的研究生们和部分本科生踊跃发言,他们分享交流了读书经验和体会心得。读书交流会上平等、轻松、热烈的学术氛围,同学们的精读精神,都十分令人振奋。柳院长期待同学们读研三年,能在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上得到同步提升,不仅能够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同时也能写出精彩的理论文章。三年之后,除了创作的艺术作品,还能带走5 0册曾经精读过的图书毕业。柳老师说这一定会成为你们最美的记忆,也将会是你们最深的动力。无论你们将来是走上工作岗位,或是选择继续攻读博士,这些书籍都会滋养你们的一生。希望同学们将阅读坚持下去,用心感受阅读的魅力。”本期分享会在柳国良院长这些感人肺腑的良言诤语中完美结束。
“悦读工作坊”读书分享会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此次活动将持续到2021年元月为期两个月,总共九期。目前已经开展了两期,第三期25日进行。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