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设计学院 2019级 孙旭
索书号:TB47/81 馆藏地:自然科学借阅室(二)
一、作者简介
原研哉,1958年06月11日出生于日本,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设计领域泛于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工作室业务范围包括有海报、包装、推广项目与活动计划等整体设计工作。伊势丹、味之素、竹尾花纸、米其林车胎、华高莱内衣与历家威士忌酒等。
二、推荐理由
1.作品打破了人们对于设计的认知。
说起设计,大家可能会觉得它很“高大上”,但是在深入了解这本书之后,我们会发现设计就像是一位“陌生的老朋友”,看似遥远其实万分熟悉。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让非专业人士也能了解“设计”、走进“设计”,让大家都可以读得懂。
2.作品可以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设计。
“如果能够把眼光看得足够长远,在我们的身后,或许隐藏着创造的源泉。”对于设计来说,我们不一定要创造全新的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属于未来的东西,对日常生活的重新认识,对生活的理解和丰富也是一种设计。
3.作品让读者拥有设计的理解、灵感和启示。
到底什么是设计呢?其实原研哉也并没有给出明晰的答案,但他带来了一个宝贵的启示: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
4.作品表达通俗易懂。
无论是研究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还是喜爱创造、热爱生活的人们,阅读此书之后都会领略到“设计”不一样的魅力。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设计”自己的生活。
三、原文欣赏
设计就像体育比赛中的球。球必须得是圆的。如果不是圆的,也就没有比赛和进展了。
现代科学据说是和球类运动一起发展起来的。一个圆球就是一种揭示宇宙本质和法则的媒介。球类运动使人类能够通过体育运动体验到这些东西。
重要之处在于一个圆球培养的是熟练。一个不规则形状的球反应是不稳定的,很难让运动者获得任何技巧。而一个基本是圆形的球则总是有规律地反应,帮我们逐步改进对它的处理。如果球是圆的,比如网球,我们就能快速地把球发到角上。我们甚至可以骑在一个大球上。这不是个人能力问题,这有关和世界以及宇宙法则的沟通。
设计就是这个圆球。人们通过不断与设计相联系,能够体验宇宙的本质和法则,因而从这一指向环境创造与传播的指示物中受益良多。
我所参与的项目就好像各种球类运动。如果我把它们比作网球,那就好像一连串顶尖高手正将我发到角上的每个妙球有力地回过来。我也回球,然后产生的是又一次精妙的回合。这就是触觉【HAPTIC】展、再设计[Re-Design】展以及其他项目产生的方式。
当我做这些项目的时候,我感到就像给世界发球。本书则是下一个发球。我期望球是圆的,这样大家就都能玩了。
这里我想向诸多创作者表达我的敬意,他们对每个项目的意图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全心投入参与,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这些展览分享一份迷人的智慧资源。而由于这些方案是如此高质量,在回顾时,我们又能学到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没注意到的其他新发现。
四、延伸阅读
原研哉《为什么设计》
原研哉《Ex-formation》
原研哉《设计新语录》
原研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