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国良副教授推荐《艺术的故事》

发布者:admin4发布时间:2020-10-27浏览次数:11作者:

  索书号:J110.9/34 馆藏地:社科借阅(J类)(405室);设计学院阅览室

一、作者简介

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Sir. Ernst Gombrich)(1909——2001)生于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美术史。1936年移居英国,进入伦敦大学瓦尔堡大学。曾任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哈佛、康奈尔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于1972年被英王授封勋爵。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秩序感》、《象征的图像》等。

二、推荐理由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在这本书中,贡布里希帮我们提供了一套观看艺术史的方法。其首先提出艺术的目标,接着通过梳理艺术的故事主线,即“所见与所知”,来帮助理解艺术家的艺术目标。进而通过叙述“立体性与图案性的矛盾”,帮助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最后,以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演变来为艺术的故事做注解。这本书拈提古今、娓娓道来,让人在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得到美的洗礼与教育。

三、原文欣赏:

“人们对艺术的认识永无止境,总有新的东西尚待发现。面对伟大的艺术作品,似乎每看一次便呈现一种面貌,它们似乎跟活生生的人一样高深莫测,难以预言。那是它自己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有它自己的独特法则和它自己的奇异异闻。任何人都不应该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它的一切,因为谁也没有臻于此境。也许最重要的是:我们想欣赏那些作品,就必须具有一颗赤子之心,敏于捕捉每一个暗示,感受每一种内在的和谐,特别是要排除冗长的浮华辞令和现成套语的干扰。由于一知半解而引起自命不凡,那就远远不如对艺术一无所知。误入歧途的危险确实存在。”  —

四、延伸阅读

1.建议配合范景中《<艺术的故事>笺注》参照阅读,书中从学术角度展开了许多概念,提供了许多资料,对理解原著大有裨益。

2.贡布里希受到卡尔·波普尔的哲学影响,波普尔的著作可以配合阅读。

3.艺术史与世界史、哲学史、音乐史相互连结,比如德拉克洛瓦与肖邦、乔治·桑、左拉与塞尚。对年代的把握需要有一定的欧洲史基础,推荐阅读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陈衡哲《西洋史》。